第七章 - 《末代皇弟溥傑傳》/賈英華著/尖端出版

前一章在說歷史,今次也講歷史吧!

這本書好像是在2004年香港書展時買,應該是放到2005年才拿來看,但其實這一本書是2003年出版的,現在2006年又拿出來寫一寫讀後感,實在夠歷史呢!

之前也有看過幾本傳記,有松下幸之助和手塚治虫,他倆的背景都是二次大戰起至近代的日本;此外就是日本戰國時代的織田信長、武田信玄、德川家康和豐臣秀吉等,但時代都遠在300多年前。溥傑嘛(1907-1994),就是末代皇帝溥儀的弟弟,命運也和溥儀緊緊相連,看過全563頁厚的書,簡直就是看了一遍清末、民國、新中國,以至近代的中國史。

已不記得是否先看了中日合作的日劇《溥傑與王妃》(原名《流轉之王妃.最後之皇弟》/朝日電視台)才買這本書回來,還是事序倒置,邊看這一本書時邊交織著劇中的部份畫面(因為劇中部份確有商榷的史實問題),但就因而令500多頁吋多厚的書也不算太難看完。其實,早更多年前,貝托魯其的《末代皇帝》(The Last Emperor/尊龍、陳沖主演,另加上板本龍一作曲及參演),戲中已有溥傑的出現。

有時,當歷史的主角,當然最是精彩的,但在溥儀和溥傑這兩兄弟中,我反而覺得作配角的溥傑更是精彩。從小時給送到宮中作地位懸殊的親兄弟溥儀陪讀,後者已是一國之君;二人貪玩在養心殿發現雍正遺詔,發現祖先的秘密;清亡溥儀被困紫禁城,軍閥割據時代,溥傑到日本士官學校留學,到被安排回滿州國助溥儀以復國為名而生存,繼而被關東軍安排與日本皇女結婚;再從二次大戰完結後被蘇軍帶到蘇聯的收容所,與妻女分離十多年,到從新中國被特赦但大女兒已死去;最後與日藉的妻子安居於北京至終老。一切也像是被安排,不能自主,只能隨溥儀而起落,多悲慘的人生。

2006.03.06

第八章 - 《流離的王妃》/愛新覺羅浩著/鄭雅云譯/商周出版

再來繼續歷史,還要是一段平行的歷史。前一章是末代皇弟 - 溥傑的「他傳」,是由作者賈英華替溥傑所寫成的;而這一本,就是由被當時關東軍為著政治目的所強迫嫁給中國人的日本妻子的「自傳」。

這書的原著為《「流轉之王妃」之昭和史"幻之滿州國"》(1984年出版),封面的宣傳句寫著在日本已再版61刷,而這本商周出版的,亦已是第8版(05年3月當時)。也許是受惠於2003年日本朝日電視台45周年的特別劇集《流轉之王妃.最後之皇弟》之故吧!

說回這個王妃的身世,本名嵯峨浩。嵯峨家(明治維新後的稱呼,前稱正親町三條家)是天皇的外戚,浩的父親貴為侯爵,祖先可追溯至平安時代的藤原氏的一個分支。不過,在二次大戰期間,政治上都是由軍人所把持,尤其是關東軍。在不情願的情況下,浩被關東軍安排與在日留學的溥傑結婚,目的是因溥儀無後,而關東軍希望有一個有日本人血統的下一代去延續滿州國這個傀儡政權。

雖為強迫下促成的婚姻,本著「日滿一體」的理念,浩與溥傑的婚姻卻很融洽,隨著溥傑回到當時滿州國首都新京,生育了慧生和嫮生兩個女兒的浩,最後因日本敗亡,滿州國覆滅,溥傑等給蘇軍拘捕而經歷了十六年的分離,她本身亦經歷了一段與二女兒逃亡的日子最後才安然回到日本。可是大女兒慧生於1957年在靜岡的天城山被發現死去。1959年,《流轉之王妃》初次出版;至1961年,因慧生給周恩來總理的信,令浩與溥傑夫婦分隔了十六年後再次團聚於中國。此後,浩與溥傑居於北京,至1987年病逝於北京。7年之後,溥傑亦病逝於北京。二女兒嫮生現居於神戶。

愛新覺羅浩,雖不是歷史上最前線的人物,但傳奇的一生,父為侯爵、母為紀州名門濱口家,在女子學習院中有日本的王女與朝鮮的公主為同學,受貞明皇后(大正天皇的妃子)所關懷,受關東軍所強迫嫁到滿州國去,是清朝宣統皇帝溥儀的弟婦,是與婉容皇后和格格們一起逃亡,並受八路軍所監禁,又周旋於共產黨軍、國民黨軍與殘留的日軍之間的人,能得到周恩來總理幫助而能再次回到中國的人,在戰後途經香港成為第一個拿簽證進入中國的日本人。其後經深圳再到廣州與分隔十六年的溥傑再次見面,最後定居北京,再歷經文革的人,她的一生就是如此的傳奇。

如果大家到日本旅行,不妨考慮到一些地方,去追尋一下曾經歷歷史洪流的一對異族夫婦的足跡與光影,如京都嵯峨野的二尊院就是嵯峨家的菩提寺、千代田區的九段會館就是他們結婚的場所,位於山口縣下關市的中山神社則是放了溥傑、浩和慧生骨灰的地方,亦設有愛新覺羅社。

此外,書中的第243至244頁關於從東京羽田機場到香港,再從香港九龍乘火車經深圳前往廣州的幾段描述,對於認識1961年的香港很有參考價值。

2006.03.09

回目錄

下一頁

"books006.htm">下一頁